林区大秧歌

浏览次数: 日期:2017-12-05 15:53:27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海林的秧歌十分有名,尤其是进入八十年代初,林区的秧歌达到了巅峰,各个秧歌队的表演异彩纷呈。

七十年代中期,林区秧歌队有贮木加工厂、森铁处、机电厂、基建工程处、房产、街道、农副,加上镇政府两三支共十余支,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秧歌队每年春节前各单位就开始组织了,在不耽误工作的同时抽调人员参加排练。当时秧歌队伍最大、阵容最强的当属贮木加工厂和森铁处,队员百余名,锣鼓唢呐主副全备,演出风格各有千秋。贮木加工场、森铁处、机电厂、基建工程处、农副都是高跷队,队形都是男女各一队,一般由舞姿优美、长相俊朗的打头。大秧歌队形较多,有“拧麻花劲”、“走剪子段”、“拧白菜心”、“大团圆”等。秧歌队尾一般有白蛇、青蛇、许仙、宋江、鲁智深、武松、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人物,还有耳戴大辣椒手拿大烟袋的农村老太太,穿着红肚兜的傻柱子,带着面具的大头娃,美国总统,四人帮等造型。高跷队多数都是由孙悟空、猪八戒打场子逗笑,他们多数表演技艺高超能够打开表演的场地道路。还有街道的“地蹦子”、划旱船、挑花篮、老汉推车、猪八戒背媳妇等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秧歌队白天舞扇子、绸子,晚上舞灯。扭到高潮时秧歌队围成一个大圈,圈的中央是秧歌队中技艺最高超的队员表演“鹞子翻身”、“大劈叉”、“大飞脚”等。

机电厂的舞龙和基建的舞狮当时都十分抢眼。机电厂的舞龙从龙头到龙尾共有十余节,还有一个舞球的,龙头跟着球上下起舞,花样有折龙、叠龙、龙吸水、龙腾云、龙门架等,活灵活现犹如真龙翻江倒海。基建工程处的舞狮是由两头狮子组成,两头狮子摇头摆尾在锣鼓和音乐下,随着手持绣球的表演者舞动绣球,两头狮子做出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眨眼等各种形态动作。

进入八十年代,各单位秧歌又有了升华,秧歌队也增加了林产工业、学校等联队。每个单位的秧歌队前导都有了花车,最初是人力推车,后来将汽车装饰成花车,花车上灯光璀璨,极具观赏性。每支秧歌队的服饰也更加绚丽多彩。早期晚间手持蜡烛的花灯也变成了电池花灯,最让人关注和期待的是每年除夕晚间的秧歌汇演,汇演评选出各类奖项。大年初一,各秧歌队开始分赴各单位拜年,所到之处锣鼓阵阵、唢呐声声、鞭炮齐鸣,好不热闹。

1999年,林业局组织了最后一次秧歌汇演,太平沟林场作为山上唯一的一支秧歌队参加了秧歌汇演,并获得了奖项。随着各项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林区的秧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林区街道的几支小型秧歌队还始终如一地活动在林区的各种场合。

 

1.jpg